考研帮App
百万考研人的学习聚集地

【精品收藏】2019考研政治:马哲高频考点汇总(二)

摘要: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学习政治,了解政治各模块的高频考点。考研帮学堂通过文字+直播方式特地为19考研er准备了考研政治高频考点画划话系列活

作者

文娟老师

次阅读
2018-10-15

  摘要: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学习政治,了解政治各模块的高频考点。考研帮学堂通过“文字+直播”方式特地为19考研er准备了考研政治高频考点“画划话”系列活动,帮助你在庞杂的知识点中找到重难点,了解高频考点的出题方式和套路。本周文娟老师先为大家梳理出马哲认识论和唯物史观高频考点。

  【温馨提示】文字版不仅仅是背,是希望大家对这些考点引起注意。在强化阶段必须通过习题多多练习这些考点。

  ►模块三认识论

  【认识论论考点逻辑图】



  【考点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实践的本质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

  2.实践的基本结构

  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客观过程。

  实践的主体、客体和中介是实践活动的三项基本要素,三者的有机统一构成实践的基本结构。①实践主体是指具有一定的主体能力、从事现实社会实践的人;②实践客体是指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③实践的中介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

  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关系,包括实践关系、认识关系、价值关系,其中实践关系是最根本的关系。实践的主体和客体与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3.实践的基本特征

  (1)直接现实性:直接现实性是实践高于认识的根本区别。

  (2)自觉能动性:实践是人的有意识的对象性活动。

  (3)社会历史性:实践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并受着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随着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4.实践的基本类型

  (1)物质生产实践:处理人和自然之间关系的活动,即劳动。这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2)社会政治实践:即人们的社会交往以及组织、管理和变革社会关系的活动。

  (3)科学文化实践:它是从生产实践中分化出来的,是专门为了认识世界而进行的探索性和准备性活动。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当代人类实践出现了新的变化,呈现许多新的发展特点,实践活动的范围越来越广泛而深入。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当代社会开始产生一种新的实践形式,即虚拟实践。虚拟实践是实践活动的派生形式,具有相对独立性。

  5.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1)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实践还为认识的形成提供了可能。(丰富信息+思维模式)认识来源于实践并不否定人的大脑和感官在生理素质上的差异对认识的影响。但生理素质的差异不能决定人的认识能力。

  认识来源于实践并不否认学习间接经验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是间接经验归根到底也是来源于前人或他人的实践。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首先,实践的发展不断地提出认识的新课题,推动着认识向前发展;

  其次,实践为认识发展提供必要条件。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活动的目的并不在于认识活动本身,而是改造客体,指导实践。

  总之,实践是认识的起点,也是认识的归宿,是全部认识的基础。

  (2)认识、理论对实践的反作用认识,特别是反映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理性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认识对实践的能动反作用,充分体现在作为认识的高级形式的理论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上。①理论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它可以而且应该走在实践的前头,指导实践的进程;②科学理论能预见未来,端正实践的方向;③科学理论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推动人们在实践中创新。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

  【考点二】认识的本质

  1.认识的本质

  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2.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

  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存在着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

  唯物主义坚持反映论的立场,认为物质第一性,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唯心主义哲学否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把认识看做是先于物质、先于实践经验的东西。

  3.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与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区别

  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虽然都坚持反映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但是二者之间又有着本质的区别:

  (1)旧唯物主义即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把人的认识看成是消极地、被动地反映外界对象,它有两个严重缺陷:一是离开实践考察认识问题,因而不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二是离开辩证法来考察认识问题,不了解认识的辩证性质,不能把认识看作是不断发展的过程,而认为认识是一次性完成的。

  (2)辩证唯物主义能动反映论继承了旧唯物主义的反映论的合理前提,又克服了它的严重缺陷:

  ①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认为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首先是一种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

  再此基础上才产生了它们之间的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②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把认识看成是充满矛盾的能动的认识过程。

  4.能动反映的基本特点

  能动的反映论科学地揭示了认识的本质,指出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能动反映论的主要内容:

  第一,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在思维中再现客观事物的状态、属性和本质。(摹写性)

  第二,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一个能动的创造性的过程。(能动创造性)

  第三,在人的认识活动中,摹写、反映的特性与能动、创造的特性,二者是不可分割的。坚持反映的摹写性和创造性的统一,才能真正揭示认识的本质和规律。

  【考点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1.两次飞跃: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理性认识到实践

  第一,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含义

  认识的发展过程,首先是从实践中产生感性认识,然后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

  感性认识是人在实践中通过感官对事物外部形态的直接的、具体的反映。它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感性认识具有直接性和具体性。

  理性认识是人通过思维对事物内部联系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以及假说和理论等形式。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理性认识的特点是它的间接性和抽象性。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统一的认识过程中的两个阶段,二者对立统一:

  一方面,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质的区别。所以,“熟知不等于真知”,“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

  另一方面,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又是相互联系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互相依存。在实际的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又是互相交织、互相渗透的:①感性中渗透着理性的因素。所谓“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②理性中渗透着感性的因素。理性认识不仅以感性认识为基础,而且要通过感性认识来说明。黑格尔说过,对于同一句格言,出自饱经风霜的老年人之口与出自缺乏阅历的青少年之口,其内涵是不同的。

  (3)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

  唯理论——否认感性认识而片面夸大理性认识的作用,在实际工作中犯教条主义的错误。

  经验论——否认理性认识而片面夸大感性认识的作用,导致实践中的经验主义。

  (4)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转化的条件

  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①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这是正确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基础。②必须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工制作,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第二,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1)理性认识到实践飞跃的原因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是认识过程中更为重要的一次飞跃。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在于:①从实践角度看,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②从认识的角度看,使认识得到检验、修正和发展。

  (2)理性认识到实践飞跃的条件

  实现由认识向实践的飞跃,需要经过一定的中介环节,包括确定实践目的、形成实践理念、制定实践方案、进行中间实验、运用科学实践方法等。从认识到实践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对人民群众进行组织和宣传,让理论为群众所掌握,转化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2.两种因素: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

  认识过程主要是理性思维的过程,同时又包含非理性因素的参与。

  理性因素指人的理性直观、理性思维等能力,在认识活动中主要有:①指导作用。②解释作用。③预见作用。

  非理性因素是指人的情感、意志,包括动机、欲望、信念、习惯、本能等,以非逻辑形式出现的幻想、想像、直觉、灵感等。它在认识活动中主要有:①激活作用。②驱动作用。③控制作用。

  3.两种属性: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发展的无限性

  认识的发展过程还表现在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认识发展的无限性上。

  认识过程的反复性是指,人们对于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要经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这是因为在认识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主观和客观的矛盾。①从客观方面看,事物的各个侧面及其本质的暴露有一个过程;②从主观方面看,人的认识能力有一个提高的过程。人的认识受主体的认识能力的限制和社会历史实践水平的限制。

  认识发展的无限性是指,就事物发展过程的推移来说,人类的认识是永无止境、无限发展的,它表现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无限循环,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不断推移的永无止境的前进动力。这种无限发展过程,在形式上是循环往复,在实质上是前进上升。

  4.两个统一:认识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1)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

  复和无限发展,这是人类认识运动的辩证发展过程,也是人类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2)认识运动中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

  所谓具体的,即主观认识要同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

  所谓历史的,即主观认识要同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客观实践相适应。

  【考点四】真理及其特征

  1.真理及其客观性、一元性

  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真理具有客观性,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①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②真理的标准是客观
的。

  唯心真理观:一切唯心主义都否认真理的客观性,宣扬主观真理论。主观真理论的表现:

  ①马赫主义认为,凡是多说人承认的就是真理;

  ②实用主义认为“有用即真理”。

  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是指对于特定认识客体来说,真理只有一个,它不因

  主体认识的差别和变化而改变。

  2.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1)真理绝对性和相对性含义

  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的内容表明了主客观统一的确定性和发展的无限性。有两层含义:①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同客观对象想符合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②就人类认识的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一点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承认世界的可知性,承认人能够获得关于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正确认识,也就是承认了真理的绝对性。

  真理的相对性或相对真理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的正确认识是有限度的,也有两层含义:①从客观世界的整体来看,任何真理都只是对客观世界的某一阶段、某一部分的正确认识,认识的广度是有限的,因而,有待扩展;②从特定事物而言,任何真理都只是对客观对象一定方面、一定层次和一定程度的正确认识,反映事物的深度是有限度,有待深化。任何真理都只能是主观对客观事物近似正确即相对正确的反映。

  (2)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辩证关系

  ①二者相互依存。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本质和规律的每一正确认识,都是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一定条件下的认识,因而必然是相对的和有局限性;但是在这一范围内、一定程度上、一定条件下,它又是对客观对象的正确反映,因而它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②二者相互包含。真理的绝对性寓于真理的相对性之中;真理的相对性必然包含并表现着真理的绝对性。“无数相对的真理之总和,就是绝对的真理”。

  ③辩证转化。真理永远处在由相对向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是从真理的相对性走向绝对性、接近绝对性的过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由真理的相对性向绝对性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

  (3)人的思维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统一,是同人类认识能力、思维能力的至上性和每个人乃至每代人思维能力的非至上性的辩证统一相一致的。

  承认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就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一切真理,既要反对绝对主义,又要反对相对主义。只承认真理的绝对性容易陷入教条主义;只承认真理的相对性容易陷入怀疑主义和诡辩论。

  3.真理与谬误、成功与失败

  由于真理和谬误决定于认识的内容是否如实地反映了客观事物,因此真理和谬误是性质不同的两种认识。真理和谬误在一定范围内的对立是绝对的,但超出一定范围,它们就会不同的两种认识。真理和谬误在一定范围内的对立是绝对的,但超出一定范围,它们就会互相转化。

  真理和谬误又是统一的,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转化:①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没有真理,也无所谓谬误,没有谬误也无所谓真理;②真理中包含着某种以后会暴露出来的错误的方面或因素,谬误中也隐藏着以后会显露出来的真理的成分或萌芽;③在一定条件下,真理和谬误可以相互转化。

  我们要善于坚持和发展真理,敢于和善于同谬误作斗争。在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中,正确的认识往往会导致成功的实践,而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们的实践活动也会达不到自身所期待的结果,导致失败。只要人们认真分析失败的原因,化不利条件为有利因素,就能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变失败为成功。

  4.真理的检验标准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真理的本性是主观和客观的一致、符合。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并不排斥逻辑证明的作用。逻辑证明是对实践标准的一个重要补充,但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2)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是指:①实践是唯一标准,此外再无别的标准;②实践证明了的认识不可推翻;③实践能够检验一切认识。

  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是指:①一定历史阶段上的具体实践具有局限性,它往往不能充分证明或驳倒某一认识的真理性;②实践检验真理是一个过程,不是一次完成的;③已被实践检验过的真理还要继续经受实践的检验。

  实践对真理的检验,看作是全部人类实践即无数个别的、历史发展着的、整个社会的实践对真理的检验。

  【考点五】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

  1.价值及其特征

  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由两方面构成,一方面是主体的需要和利益;另一方面是客体的某种属性或性能。

  价值的特性有:①客观性;②主体性;③社会历史性;④多维性。

  2.价值评价

  价值评价是主体在对客体属性、本质和规律认识的基础上,把自身需要的内在尺度运用于客体,对主体和客体的价值关系进行评判。其特点主要有:

  ①评价是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的;

  ②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有直接联系,是依主体的特点而转移的;

  ③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关的知识性认识。

  价值评价的标准归根到底是主体的需要,然而主体有个人、群体或人类等不同形式。价值评价要以真理为根据,要与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一致,要以人民群众的需要和利益为根本,这是价值评价的根本特征,也是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3.真理和价值的统一

  人们的实践活动总是受着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制约。在实践中,真理既是制约实践的客观尺度,又是实践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而价值则是实践追求的根本目标,又是制约实践的主体尺度,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基础上是辩证统一的:

  首先,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任何成功的实践都必然是既遵循真理尺度,又符合价值尺度,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

  其次,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

  再次,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考点六】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

  1.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及其辩证关系

  (1)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创造历史的两种基本活动。认识的任务不仅在于解释世界,更重要的在于为改造世界提供理论基础。

  (2)坚持认识与实践的统一,归根到底是要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结合起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包括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和认识改造主观世界。

  (3)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

  ①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正确地认识世界是有效地改造世界的必要前提;

  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决定了理论与实践必须相结合。

  2.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及其辩证关系

  (1)客观世界是指“物质的、可以感知的世界”,包含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两个部分。主观世界是指人的意识、观念世界,是人的头脑反映和把握物质世界的精神活动的总和,是人的知识、情感、意志即知情意的统一体。

  (2)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二者是对立的,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具有不同的存在方式,二者发展也具有不完全同步性;另一方面,二者又是统一的,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在反映与被反映的意义上具有同构性,客观世界的运动规律与主观世界的运动规律具有同一性,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可以相互转化。

  (3)只有认真改造主观世界,才能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只有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才能深入改造主观世界。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缺一不可。改造主观世界既包括提高人的认识能力,也包括丰富人的情感世界和提升人的意志品质,而核心是改造世界观,即观察和处理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

  3.自由与必然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也就是从必然走向自由的过程,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过程。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认识必然,争取自由,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目标,是一个世界历史性的过程。

  自由是历史发展的产物。自由是有条件的:①认识条件;②实践条件。

  4.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

  ②在当代中国,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

  (2)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这条思想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做出的重大贡献,其核心是实事求是。

  5.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

  (1)实践创新为理论创新提供不竭的动力源泉。

  (2)理论创新为实践创新提供科学的行动指南。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创新是理论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社会发展、实践深化、历史前进对理论的必然要求。

  (3)努力实现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他们各自的创新都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在于另一方的互动中完成的。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使互动过程呈现良性运动状态的基础保障,也是顺利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发展的关键。

  ►模块四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考点逻辑图】



  【考点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1.两种对立历史观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马克思正确地解决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发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创立了唯物史观。

  唯心史观具有两大缺陷:①至多考察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进一步追究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②只看到个人在历史中的作用,而忽视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

  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属于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社会实践和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包括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以及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起着加速或延缓的作用,但不能脱离社会生产发生作用,不能决定社会的性质和社会形态的更替。

  生产方式就是劳动者和劳动资料结合的特殊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生产关系是“物质的社会关系”。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集中地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首先,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其次,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活动、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最后,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它既包括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也包括社会心理与自发形成的风俗、习惯。社会意识具有复杂的结构,根据不同角度可以将社会意识划分为①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②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③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和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称为社会意识形态,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依赖性,同时也有相对独立性,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具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

  首先,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

  其次,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

  最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

  【考点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1.生产力的含义和基本要素

  生产力是人们解决社会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是人类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它表示人和自然的关系。

  其基本要素包括:①劳动资料即劳动手段;②劳动对象;③劳动者。劳动资料里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它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是区分社会经济时代的物质标志。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合称生产资料。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只有把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相结合,才能变成现实生产力。

  2.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的重要因素

  生产力中还包含着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即一般生产力,它能够应用于生产过程、渗透在生产力诸基本要素之中而转化为实际生产能力。

  在现代,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生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第一生产力。

  3.生产关系的含义和内容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生产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在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最基本的、决定性的,它构成全部生产关系的基础,是区分不同生产方式、判定社会经济结构性质的客观依据。

  4.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总是从基本相适合到基本不相适合,再到基本相适合。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归根到底还是由生产力决定的,取决于生产关系是否适合生产力的状况。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优越的标准,在于这种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是适合的还是不适合的,是促进还是阻碍生产力发展。

  【考点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1.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

  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又称基本经济制度。经济体制是基本经济制度采取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是生产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

  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意识形态又称观念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思想观点。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和政治组织又称政治上层建筑,包括:国家政治制度、立法司法制度和行政制度;国家政权机构、政党、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政治组织形态和设施。在整个上层建筑中,政治上层建筑居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它的核心。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反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归根到底取决于它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2.国家的起源和实质

  1.起源: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2.实质:国家的实质是阶级统治工具。

  3.职能:国家有政治统治(阶级统治)和社会管理职能。政治统治是其主要职能,社会管理职能是为政治统治服务的。政治统治只能通过社会管理职能体现。

  【考点四】社会形态的更替

  1.社会形态的内涵

  社会形态是又称社会制度,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其中,经济基础是社会的“骨骼系统”,上层建筑是社会的“血肉系统”。

  2.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社会发展的规律性和主体的选择性使社会发展呈现出统一性和多样性。两个方面的表现:

  ①从纵向看,表现为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统一性是社会形态运动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人类的总体历史过程表现为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多样性是指不同的民族可以超越一种或几种社会形态而跳跃式地向前发展。

  ②从横向看,社会发展过程的统一性和多样性表现为同类社会形态既有共同的本质,又有各自的特点。

  3.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是指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规律性,其发展的基本趋势是确定不移的,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即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选择性,是指社会主体以一定的方式在可能性空间中有意识、有目的地指向确定对象的创造性活动。社会形态的更替是历史的客观必然性和人们的自觉选择性的统一,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人们的

  历史选择性,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

  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包含三层含义:第一,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造成了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为人们的历史选择提供了基础、范围和可能性空间。第二,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也是一个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第三,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归根到底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

  一个民族之所以做出这种或那种选择,有其特定的原因:①取决于民族利益;②取决于交往;③取决于对历史必然性以及本民族特点的把握程度。

  【考点五】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1.根本动力:社会基本矛盾

  社会基本矛盾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更为根本的矛盾,它决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的产生和发展。生产力是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社会基本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贯穿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

  2.直接动力:阶级斗争

  生产资料占有关系的不同,是划分阶级的基础。

  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的直接表现,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3.重要动力:革命、改革、科学技术

  (1)革命

  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社会形态的质变。革命的实质是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国家政权从反动阶级手里转到革命阶级手里,是实现社会形态变革的首要的基本的标志。

  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是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手段和决定性环节。在社会发展中作用:①革命是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手段和决定性环节;②革命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和伟大作用;③无产阶级革命将为消除阶级对抗,并充分利用全人类的文明成果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创造条件。

  (2)改革

  改革是一种“制度创新”,用新体制取代旧体制,是在同一社会形态内,实现该社会形态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改革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手段,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动力。

  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是一场广泛深刻的伟大变革,从性质上看,它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但从其广泛性和深刻性而言,从对我国社会生活的深远影响而言,则可以说是一场伟大的命。

  (3)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革命主要是通过促进人们的生产方式(一是改变了生产力的构成要素;二是改变了人们的劳动形式;三是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生活方式(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人们生活方式的四个基本要素,即生活主体、生活资料、生活时间和生活空间)和思维方式(通过影响思维主体、思维客体和思维工具,引起了思维方式的变革)的深刻变化来推动社会发展的。

  科学技术社会作用的两重性。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对社会生产发展起着决定因素。但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容易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如果利用不当,也会对社会造成巨大的危害。

  【考点六】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历史创造者问题的考察原则

  唯心史观(英雄史观)认为:英雄创造历史。神创造历史。观念创造历史。超人创造历史。

  唯物史观(群众史观)认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每个人创造自己的历史。社会历史的发展是无数个人合力作用的结果。人民群众创造历史。

  2.人的本质

  从人与动物相区别的层次上,人的本质在于劳动。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人们创造历史的第一个和最基本的活动是生产劳动。

  从人与人相区别的层次上,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是历史的而不是永恒不变的。

  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①人民群众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②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③在不同的历史时代,人民群众有着不同的内容,包含着不同的阶级、阶层和集团;④人民群众的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及作用,又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考点七】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是由各种各样的个人活动构成的。在社会发展中,所有个人都起到一定作用。唯物史观主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并不是否定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而是要进行具体的分析。

  按照个人对社会历史起作用的程度和方式的不同,可以区分为普通个人和历史人物。

  历史人物,特别是杰出人物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特殊的作用。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的具体过程始终起着一定的作用,有时甚至对历史事件的进程和结局发生决定性的影响,但不能决定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

  历史人物及其作用要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受人民群众及其实践活动的制约。任何历史人物,特别是杰出的政治人物的出现,都体现了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历史人物作用的性质取决于他们的思想、行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意愿。

  评价历史人物时,应坚持运用历史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

  【重要的事情讲三遍】

  文字版给你一份高频核心考点讲义,让你在繁杂的知识点当中了解各科的重点,通过高频考点展开针对性复习。但是更为重要的还是需要大家将考点内化为自己的知识,而不是简单的死记硬背。

  附件马哲高频考点汇总第二期pdf打印版

     

     帮帮友情链接:【精品收藏】2019考研政治高频考点大汇总

  注:本文为考研帮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实习小编:咕咚)

院校咨询